計畫緣起
一、北宜之間平日旅次量高達11萬人次,假日更達28萬人次,主要以通勤、商務及觀光需求為主。惟目前北宜交通幹道僅有國道五號、台2線、台9線及臺鐵等路廊,整體運能明顯不足。台9線路線彎繞,台2線則需繞行東北角且有大量貨車通行,使得現階段運輸主要仰賴國道五號,導致該路段長期壅塞,服務水準經常低於E級。
此外,近年極端氣候與地震頻仍,時有花東聯外交通中斷的情形,對通行安全與交通系統之可靠性造成重大威脅。

二、另北宜臺鐵廊帶受限於臺鐵樹林至七堵路線容量瓶頸,該區間為東、西幹線及基隆線、平溪線共用路段,路線容量僅約為每小時單向10列次,造成班次配置高度受限,開往花蓮、臺東方向的列車經常出現「一票難求」的情形。即便已引進EMU3000型列車,整體座位供應仍難以滿足需求。現況此區間在平日及假日尖峰時段(2小時內)之列車班次分配如下圖所示:


綜合以上情況,北宜廊帶亟需規劃興建一條穩定且可靠的軌道運輸系統,以強化宜蘭、花蓮、臺東等地區的對外交通聯繫,提升整體運輸韌性與服務品質。
計畫目的
一、建立環島高效鐵路網
打造「四個90分鐘」生活圈,藉由高鐵延伸宜蘭,臺北至花蓮的行車時間將由現行約140分鐘大幅縮短至90分鐘,實現快速、便捷的公共交通,不僅強化東部鐵路網整體效能,更大幅提升前往花蓮、臺東等地的可達性與便利性。
高鐵系統的延伸,將有效縮短城際移動距離,讓東部居民能更快速接軌西部城市生活圈,同時也提升西部居民赴東部旅遊、就學、就業及投資的意願。未來,民眾不僅能在更短時間內完成往返,整體交通品質與旅運選擇也將更具彈性,帶動東部地區人口、產業與觀光發展,進一步實現「交通平權」與「均衡臺灣」的政策目標。

二、高鐵與臺鐵分工,擴充軌道系統量能
高鐵延伸至宜蘭可有效擴充北宜地區既有軌道系統之整體容量,最大運能每小時可提供多達12班列車,顯著提升運輸效能。未來高鐵與臺鐵將分工合作,共同提供臺北至宜蘭之軌道運輸服務,不僅提升東部對外聯繫的運輸容量與速度,也有助於建構更完整的軌道運輸路網。
此外,配合高鐵延伸宜蘭,可引導部分原先由樹林站始發的臺鐵列車改由宜蘭站發車,進一步紓解臺鐵樹林至七堵之間的路線容量瓶頸,改善長期以來的問題。整體而言,藉由高鐵與臺鐵的明確分工,高鐵將專責中長途城際運輸,快速串連西部主要都會區與宜蘭地區;臺鐵則聚焦於區域及地方間的短程運輸服務,強化在地通勤與接駁功能。透過雙鐵並行、分工合作的模式,不僅能有效發揮兩大系統的運輸優勢,亦能提升整體運輸效率與旅運品質。
三、均衡區域發展,帶動產業成長
高鐵不僅可提升交通效率,更將深刻改變臺灣的國土空間結構。高鐵延伸至宜蘭後,可大幅縮短東部與西部都會區之間的時空距離,促進人口、就業與資源的重新分布,吸引更多民眾移居宜蘭與東部地區,帶動區域人口成長與都市機能提升。
同時,便利的交通也將有效促進觀光產業發展,吸引國內外旅客前往花東地區旅遊、消費,進一步帶動在地旅宿、餐飲、文創與農特產等多元產業蓬勃發展,每年創造可觀的觀光經濟效益。透過高鐵帶動的區域轉型與產業鏈擴展,有助於縮短城鄉差距、強化地方競爭力,實現臺灣整體區域均衡發展的目標。
四、2050淨零排放政策
高鐵延伸宜蘭通車後,配合完善高鐵站區聯外公共運輸及接駁轉乘,降低民眾對私人運具的依賴,將有效減少道路交通壅塞與空氣污染。根據高鐵運輸效率與單位旅次碳排放量遠低於汽機車的特性,未來隨著高鐵承載旅次的增加,可望顯著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具體貢獻臺灣溫室氣體減量與淨零碳排的國家目標,實現「永續發展」、「節能減碳」與「運輸效率」。藉由建構快速、便捷且環保的軌道運輸系統,高鐵延伸宜蘭不僅提升整體交通品質,更是臺灣交通運輸邁向淨零永續、高效與環境友善的新里程碑。

工程規劃
一、路線
⑴本計畫路線起點銜接既有高鐵南港站地下月台,沿線經南港、汐止、平溪、雙溪、貢寮,避開翡翠水庫集水區後進入頭城、礁溪,至宜蘭縣政府東南側設站,往南設置1處日月檢維修基地。
⑵路線全長約60.6公里,既有高鐵南港站已預留尾軌路段約1公里,並於大坑溪以西已出土,新建工程約59.6公里。

⑶路線分段說明:
①南港~平溪路段
本路段路線規劃順應地形走向,避開密集聚落,主要採隧道方式通過汐止、平溪地區,降低對當地環境與居民生活的影響。

②平溪~頭城路段
本路段主要以隧道方式穿越山區,路線規劃避開翡翠水庫集水區,以維護水質、水源並降低對環境生態之衝擊。

③頭城~高鐵宜蘭站路段
本路段高鐵路線進入宜蘭平原,路線儘量避開密集住宅區,以降低干擾,減少影響居民生活品質。

⑷結構型式說明:
本計畫結構型式98%以上為橋梁、隧道構造,對環境衝擊較小,高鐵設計速率350公里/小時,最高營運速率300公里/小時,高鐵全線採電化路線,雙軌布設,山岳隧道採單孔雙軌,兩側留設緊急走道。



二、車站
⑴高鐵宜蘭站選址歷程:
- 109年12月28日宜蘭縣政府來函建議高鐵設站縣政中心。
- 110年9月25日交通部辦理站址地方說明會,凝聚地方最大共識。
- 111年1月27日交通部審查會議(出席包括中央及宜蘭縣政府等各單位),結論以縣政中心以南為站址優選方案。
經中央、地方討論達成共識,位於宜蘭縣中心位置,兼顧溪北及溪南區域均衡發展。

⑵高鐵車站採高架結構型式,配置兩島式月台四股道,與臺鐵宜蘭新站平行共站。高鐵與臺鐵透過地面層轉乘,在結構及轉乘動線上,視為同一車站進行整合設計。


三、基地
⑴於蘭陽溪北側設置1處維修基地;配置行政大樓、物料倉庫、列車檢修及駐車廠、維修工廠等,提供工務、電務檢修作業及駐車空間。
⑵周邊設有環廠道路及綠帶做為緩衝,降低對周邊環境影響。

運輸需求預測
依據本計畫評估,目標年(140年)平日北宜間旅次雖受少子化影響降低約0.9萬人次/日,但若高鐵完成後將增加衍生旅次約1.1萬人/日,且高鐵於平日總旅次占比約23.8%。


目標年(140年)假日北宜間旅次受少子化影響降低約2.3萬人次/日,但若高鐵完成後將增加衍生旅次約2.4萬人/日,且高鐵於假日總旅次占比約21.3%。


因此目標年(140年) 平均日運量約 26.3 萬人次,較現況平均日運量約21.4萬人次上升幅度約 23%,平日高鐵宜蘭站進出人數約1.32~1.36萬人/日。假日高鐵宜蘭站進出人數約2.87~3.17萬人/日。

目標年(140年)北宜高鐵對於國道5號小客車車流移轉效果平假日約為15.5%~16.9%。

營運規劃
為利高鐵延伸宜蘭後能順利銜接並整合既有西部高鐵系統,降低整體營運成本、維持營運安全,並提升旅客使用便利性,規劃與西部高鐵相同之系統,並納入西部高鐵整體營運模式,採「一車到底」之營運機制。屆時,西部各站往返宜蘭之旅客,將無需中途換車、另行購票或轉乘,可大幅提升運輸效率與旅運品質。

依評估,目標年(140年)高鐵尖峰最大運量位於桃園-新竹(假日,北上),9,198人/時,南港-宜蘭間平日尖峰最大運量為1,221人/時,假日為2,854人/時。

以高鐵現行一列車12節車廂,供給977座位計算,目標年南港-左營平日尖峰應開行7車次/單向,假日尖峰應開行10車次/單向,宜蘭-南港平日尖峰應開行2車次/單向,假日尖峰應開行4車次/單向。


宜蘭站聯外交通規劃
目標年(140年) 高鐵宜蘭站進出站人次平日約2.7萬人次/日、假日約6.0萬人次/日,平均日運量進出站合計約4.1萬人次/日。

高鐵延伸宜蘭後,高鐵宜蘭站及臺鐵宜蘭新站評估約70%旅次留於宜蘭生活圈內、30%旅次續行花東,規劃以假日最高運量數推估轉乘需求。


本計畫以假日全日進出站量推估汽、機車停車空間需求,汽車位需285格,機車位需498格。以尖峰小時進出站量推估汽車、機車臨停接送、計程車排班區需求席位數需求,汽車臨停(含計程車)需73格,機車臨停需11格。計程車排班區需51格,自行車(含共享單車)格位需34格。

高鐵宜蘭站配合公車路線需求,規劃8席空間的轉運站,提供需停等待客之快捷公車、觀光公車、公車客運載客服務(考量假日轉運人潮預留擴充席位)。
| 停靠區域 | 公車客運類別 | 路線數 | 車位轉換率 | 建議最小供給量 | 合計配置席位數 |
|---|---|---|---|---|---|
| 轉運站(發車端點) | 高鐵快捷公車 | 4路線 | 3路線/時 | 2+2(假日) | 8 |
| 觀光公車 | 3路線 | 3路線/時 | 1+1(假日) | ||
| 宜蘭-花東間公路客運 | 2路線 | 3路線/時 | 1+1(假日) |
綜整以上需求,高鐵宜蘭站停車場、臨停接送區規劃面積可滿足車位需求量,且有餘裕量可供未來擴充使用,降低對鄰近居民生活衝擊。

高鐵宜蘭站區聯外道路整體服務狀況尚佳,僅銜接宜蘭市區主要路廊將建議協調宜蘭縣政府配合未來車站特定區開發,新闢路廊進行分流。
目前周邊主要瓶頸路口未來透過號誌時制調整進行改善,台9線/縣道190線、縣民大道/中山路等路口服務水準由E~F級,提升至C~D級。

經濟效益
一、高鐵延伸宜蘭經濟效益
高鐵延伸宜蘭計畫參考交通部運研所108年交通建設計畫經濟效益評估手冊(評估基準均以113年為基期)進行經濟效益估算,估算成果高鐵益本比大於1,顯示具有經濟可行性。

註:此處表格顯示數字為高鐵計畫經濟效益(成本面含購車與基地費用),與環境部114年7月9日第2次專審會議、8月20日環評大會簡報成本面數字不同(上述簡報內容為與直鐵比較基準一致,調整為成本面不含購車與基地費用)
二、產業經濟外溢效果評估說明
軌道運輸具備節省時間成本、提高交通可及性等優點,能有效縮短地區間通勤、商務與觀光往返時間、促進人口與資本流動、提高地區吸引力與投資誘因、增加旅遊、消費與物流活動,這些效益具備外部性,難以在現有經濟效益評估中量化呈現,但通常在交通基礎改善後即會顯現。
一般量化效益主要以貨幣化項目與廣泛性經效為主,觀察近年來的軌道建設計畫,亦有廣泛性效益為主要占比之案例,高鐵延伸宜蘭計畫並非特例,相關案例如下:

廣泛性經效占比較高,反映的是公共投資對整體社會的長遠貢獻,而不只是運輸部門本身的效益,預期高鐵延伸宜蘭計畫通車後,將大幅降低我國東西部往來之旅行時間,旅客因旅行時間節省將提高旅次及產業活動,宜蘭與東部未來將可納入西部一日生活圈,達成均衡臺灣之願景。
